高一化学要求的两个方程式是什么,考试中经常出现的方程式是什么,写作时需要注意哪些气体或沉淀物?以下是边肖整理的强制性方程式2的摘要,供参考。
衡水一中学生手记【化学】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怎么算?解决高中化学离子共存问题有哪些技巧?
强制方程二是什么?这本书卖得疯了,淘宝搜了“高考蝶变”买的。
化学方程式记忆方法1.实验联想法
从生动的直觉到抽象的思维,化学方程式是对化学实验忠实而本质的描述,是对实验的总结和概括。因此,根据化学实验记忆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最有效的。例如,在加热和使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条件下,氯化钾分解用于生产氧气。只要重视实验场景,联想到白色晶体和黑色粉末混合加热产生氧气的实验事实,就会促进对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理解和记忆。
点击查看:必修化学二知识结构框架图。
2.反应定律法
化学反应不是随机的。结合、分解、取代和复分解的反应规律大家都很熟悉。在这里,我们将强调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例如,三氯化铁是强氧化剂,铜不是太弱的还原剂。根据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之间总是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两者可以发生反应:
2氯化铁+铜=氯化铜+2氯化铁
相比之下,氯化铜和二氯化铁是弱氧化剂和还原剂,因此它们不能相互反应。
3.分组方法
索引可以概括整体,分组可以突出部分,这是一种明确的、有针对性的表达形式。两者相辅相成,效果相同。例如,关于铝元素的一组方程是:
①三氯化铝+3n H3 H2O =铝(OH)3 ↓+3NH4Cl
②Al2O3+2NaOH=2NaAlO2+H2O
③2Al+2NaOH+2H2O = 2na alo 2+3 H2←
④氢氧化铝+氢氧化钠=氢氧化钠+2H2O
⑤al2s 3+6H2O = 3H2S↑+2Al(OH)3↑
⑥2Al 3 ++ 3co 32-+3H2O = 2Al(OH)3↓+3co 2
⑦2alo 2-+CO2+3H2O = 2Al(OH)3↓+CO32-
4.指数法
索引法是将学习到的方程按章节或反应特征进行编号、排队,填入专用卡片,从而形成方程体系。业余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复制这些卡片会在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印象。
5.公式法
为了使化学方程式在使用时脱口而出,有时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特点将其编成某种形式的令人难忘的语句,这就是所谓的公式法。例如:
①Al2O3+2NaOH=2NaAlO2+H2O
该反应的配方是二元(原料)一水合物和偏铝酸钠。
②3Cu+8HNO3(稀)= 3cu (NO3) 2+4h2o+2no
这个反应的配方是:十八酸铜,稀一氧化氮。公式法的进一步演化成为具体的系数编码法,“38342”就是这种反应的编码。
6.对比方法
两种反应在原料上有相似之处,但反应结果不一样。为了避免混淆,可以采用比较记忆法。
3Cu+8HNO3(稀释)= 3Cu (NO3) 2+4H2O+2NO =
Cu+4HNO3(浓缩)= Cu (NO3) 2+2H2O+2NO2 =
7.特殊处理方法
特殊处理方法也叫关键记忆法。由于矛盾的特殊性,有些反应似乎不是按照一般规律进行的。例如,由于Al3++CO32-的水溶液将被强烈水解,明矾和碳酸钠水溶液之间的反应如下:
3co 2-3+2Al 3+3H2O = 2Al(OH)3↓+3co 2↓
然而,硫酸铜溶液和Na2CO3溶液之间的反应不生成氢氧化铜,而是生成碱式碳酸铜:
2cu 2 ++ 2co 2-3+H2O = Cu2(OH)2co 3↓+CO2↓
对于这样的特殊反应,要着重记忆和创造“特殊项目”。
8.相关法
对比法是横向比较,相关法是纵向联系。例如,有些反应不是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者因为工业生产的安排而彼此无关。
Fe2++2OH=Fe(OH)2↓
4Fe(OH)2+2H2O+O2=4Fe(OH)3↓
9.成分结构分析法
对于一些反应物组成和结构复杂的反应,特别是一些有机反应,建议对反应过程进行分析,以便在理解中有深刻的记忆。
例如:2Na2O2+2H2O = 4NaOH+O2
(1)Na-O-O-Na中存在一个“-O-O-”过氧化物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断裂Na-O-O-Na→Na-O-Na+[O];
(2)Na2O+H2O→2NaOH;
(3)2Na2O2+2H2O=4NaOH+O2↑.
10.综合方法
由于化学反应的多样性和人脑思维的复杂性,整个认知过程要经历观察、探究、联想、记忆、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思维过程。所以有记忆方程的方法,但没有固定的方法,常采用综合记忆法。例如:
向新制成的2ml Cu(OH)2悬浮液中加入0: 5ml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可见红色沉淀。因此可以认为:①Cu(OH)2→Cu2O+2H2O+[O];
②ch3co h+[O]→ch3co oh;③因此,该反应方程式为:
ch3co h+2Cu(OH)2→Cu2O↓+2h 2+ch3co OH .
该反应的分子式为:一元二元酸二水合物和氧化亚铜。它的特定系数编码。
重要的是要记忆牢固,书写正确,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
文章标题:【分析】高一化学必修二常考方程式汇总
本文地址:http://wdakq.55px.com.cn/show-62385.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中职学校招生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中职学校招生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联系邮箱:dashenkeji8@163.com,我们将在第 一 时 间进行核实处理。软文/友链/推广/广告合作也可以联系我。